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教育部將推動中歐學分互認,擴大學生交流規模。11日上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歐盟國家教育部長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我們希望進一步推動中歐學分互認,擴大雙方學生交流規模,引導雙向平衡流動”。
目前,我國已與英國、德國、法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葡萄牙、荷蘭、意大利、愛爾蘭、瑞典、丹麥、西班牙、拉脫維亞、馬耳他、愛沙尼亞、立陶宛、波蘭等19個歐盟成員國簽訂了相互承認學位、學歷和文憑的協議。
陳寶生透露,10月12日,教育部還將與斯洛文尼亞、捷克分別簽署教育合作協議、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相互承認學位、學歷意味著什么?
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事業的不斷發展,顯示了政府對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極大自信,也展示著中國愿與世界各國拓展友好關系的極大誠意,更為國際間學生流動提供了極大便利,為中外學生在更大范圍內進一步深造和就業等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歐盟各國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建立了較為系統且成熟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打算移民歐洲的投資者再也不用擔心子女教育及以后就業問題,學歷的互認意味著不管你是在國內上學還是在歐洲完成學業都能在兩地實現就業。
世貿通移民集團歐洲投資移民領軍機構,更多關于歐洲投資移民事宜歡迎咨詢:400-138-2929。
投資有風險,以上信息供參考。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